国庆档票房18.35亿元收官,江苏“电影+”消费活力足
江苏省电影局初步统计,江苏电影票房产出1.84亿元,全国占比10.08%;观影人次506.95万,全国占比10.12%。
江苏省电影局初步统计,江苏电影票房产出1.84亿元,全国占比10.08%;观影人次506.95万,全国占比10.12%。
根据灯塔专业版数据,10月1日至8日,2025年国庆档总票房突破18亿元。《志愿军:浴血和平》《731》《刺杀小说家2》《浪浪人生》《震耳欲聋》暂列票房前五名,且各片档期票房均突破1亿元。在省份票房方面,江苏以超1.8亿元贡献了1/10的票房,居第二位。
今年国庆档(10月1日至8日),全国电影市场总票房报收18.34亿元,观影人次达5007.33万。江苏省贡献票房1.84亿元,占全国总票房的10.03%;观影人次506.95万,占比10.12%,票房和观影人次均位居全国第二位。
根据灯塔专业版数据,10月1日至8日,2025年国庆档总票房突破18亿元。《志愿军:浴血和平》《731》《刺杀小说家2》《浪浪人生》《震耳欲聋》暂列票房前五名,且各片档期票房均突破1亿元。在省份票房方面,江苏以超1.8亿元贡献了1/10的票房,居第二位。
截至10月4日中午12时30分,江苏省年度电影票房达39.25亿元,超越2024年全年39.20亿元的总票房成绩,充分彰显了江苏电影市场的蓬勃活力与增长潜力。
据江苏省电影局初步统计,截至10月4日12时,江苏票房产出39.25亿元,省域票房提前88天超过去年。
电影将代表中国内地角逐第98届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这不仅是一部电影的荣誉,更是国家文化意志与行业共同期待的体现,意味着中国电影正以扎实的叙事能力参与全球人文对话。
近日,由江苏省全民阅读促进会、江苏省残联、“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南京市全民阅读促进会、南京市残联、南京出版集团创新推出的“无障碍电影进家庭特别活动”,为全市多重残疾家庭提供定制化无障碍电影上门服务。本次活动以“平等、参与、共享”为主题,首次将无障碍观影服务
现在年轻人装修越来越“清醒”了——不追网红爆款,不堆奢侈家具,反而把“让自己舒服”刻进每一寸空间。看了江苏这位太太的家,才懂什么叫“高级不是装出来的,是日子熬出来的温柔”:没有花里胡哨的设计,却每处都像电影里截出来的帧,连风穿过阳台的样子都好看,这不就是我们想
在电影制作过程中,拍摄棚的搭建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它为各类场景的呈现提供了物理空间,同时也影响着拍摄效率、成本控制以及最终画面的质量。江苏地区作为文化产业较为活跃的区域,其电影拍摄棚的搭建也呈现出一些特点。以下将从几个方面进行介绍。
质量,藏在生活的细节里。一秒钟,40部高清电影通过6G网络传输完成;一分钟,一块电路板在智能检测线上完成测试;几小时,一杯好奶从牧场走到了千家万户和连锁餐饮的餐桌……速度的背后,是“质量”的飞跃,更是质量服务链条的持续完善。记者近日随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走进江苏,
《731》以极具感染力的电影形式,连通年轻一代与那段历史的时空隧道。票房最新预测达15.88亿,数字背后是中华民族集体的沉痛记忆,是对731部队历史罪行真相的审判!
据“盐城发布”消息,上周末,幸福蓝海影城于南京、盐城、扬州三地的四家影院展开试点,推出“苏超”大屏幕转播活动。
9月1日,国家电影局发布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暑期档以119.66亿元票房收官,同比增长2.76%;观影总人次达3.21亿,同比增长12.75%;电影上座率为6.9%,同比提升1.0%。
今年暑期档全国电影票房产出119.65亿元,观影人次3.21亿,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2.76%、12.75%,其中,江苏票房产出12.15亿元,观影人次3344.76万,分别较去年同期增长8.25%、18.81%,票房和观影人次全国占比均超过10%,均位居全国第
8月28日晚,第二十届中国长春电影节“金鹿奖”获奖名单公布,由江苏电影企业领衔出品的电影《南京照相馆》获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编剧三项大奖。
国家电影局关于2025年7月上全国电影剧本(梗概)备案、立项公示的通知显示,片名《风卷葵》获同意拍摄备案,备案单位为江苏乐泽影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备案立项号:影剧备字〔2025〕第1358号。
8月4日,由江苏南通广播电视台与青海海南州融媒体中心联袂打造的院线电影《靠近我 看见你》在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举行点映活动。
6月22日,第四届香港紫荆花国际电影节江苏组委会启动仪式,暨形象大使选拔江苏赛区启动仪式,在江苏无锡大饭店举行。作为长三角地区文化底蕴深厚、影视工业体系成熟的城市,无锡成为本届电影节内地分赛区的关键一站。
《吃在江苏》系列片25分钟*8集系统地梳理江苏的饮食文化,为观众呈现出一场视觉与味蕾交织的盛宴。它以独特的视角深入探寻江苏美食的精髓,从历史的长河中溯洄,穿梭于南北地域之间,网罗了饕餮大餐与街头美味,描绘出江苏饮食文化的丰富画卷。